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过门不入的辞典修订版

2025-11-20 17:52:11

问题描述:

过门不入的辞典修订版,有没有人在啊?求别让帖子沉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0 17:52:11

过门不入的辞典修订版】在中文成语中,“过门不入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表达,常用于形容人经过家门口却不进去,可能是因为有事在身、心不在焉,或是对家中的情况有所顾虑。然而,在辞典修订过程中,这一成语的解释和用法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和补充,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语境。

以下是对“过门不入”这一成语在辞典修订版中的总结与分析:

一、成语概述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过门不入
拼音 guò mén bù rù
出处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孟子曰:‘禹之治水,水之道也;君子之治天下,道也。’……‘过门不入’,其义可见矣。”
原意 经过家门而不进去,比喻人因公务或责任在身,无暇顾及家庭。
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对家庭或亲人缺乏关心,或因某种原因不愿回家。

二、辞典修订版的变化

1. 词义扩展

在旧版辞典中,“过门不入”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或贤人的公而忘私精神,强调责任感。而在新版辞典中,这一成语的使用范围更广,既可以指正面的敬业精神,也可以带有负面情绪,如冷漠、疏离等。

2. 情感色彩的调整

修订版中增加了对“过门不入”情感色彩的说明,指出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态度,例如:

- 正面:体现责任感与奉献精神;

- 负面:暗示对家庭的忽视或情感上的冷淡。

3. 例句更新

新版辞典中加入了更多贴近现代生活的例句,例如:

- “他为了工作连续几天路过家门口都不进去,妻子对此颇有微词。”

- “虽然他每天都从家门前经过,却从未踏进家门。”

4. 适用场景提示

修订版特别提醒读者注意该成语的使用场合,避免误用或误解。例如,在正式场合中应谨慎使用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。

三、总结

“过门不入”这一成语在辞典修订过程中,不仅保留了其传统含义,还根据现代社会的语言习惯进行了适当调整。这种修订使得成语更加灵活,能够适应更多元化的语境,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。

通过本次修订,辞典不仅提升了语言的准确性,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解视角。无论是用于写作还是日常交流,“过门不入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修订内容,欢迎继续关注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