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出处

2025-11-13 02:13:46

问题描述:

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出处,跪求好心人,帮我度过难关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3 02:13:46

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出处】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中国古代典籍,常用来比喻只有勇于冒险、深入险境,才能获得成功或珍贵的成果。下面我们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及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
一、

1. 出处

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。原文为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这句话是东汉名将班超在出使西域时所说,表达了他敢于冒险、迎难而上的精神。

2. 含义

字面意思是:如果不进入老虎的洞穴,就不可能捉到小老虎。引申义为:没有大胆的行动和冒险精神,就难以取得重大的成就或收获。

3. 用法

常用于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,勇敢前行。适用于工作、学习、创业等多个领域,强调实践与勇气的重要性。

4. 文化影响

这句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,不仅被广泛引用,还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和现代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台词,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、勇于进取的精神。

5. 相关典故

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,他在西域多年,凭借智慧和胆识多次化解危机,最终帮助汉朝重新打通丝绸之路,巩固了边疆安全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
出处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原文 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
含义 没有冒险精神,就没有成功机会;只有深入险境,才能获得宝贵成果。
用法 鼓励人勇于挑战、敢于冒险,适用于各种需要实践和努力的情境。
文化意义 体现中华民族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。
典故背景 班超在西域出使期间,面对复杂局势,敢于冒险,最终完成使命,奠定功业。

三、结语

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”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借鉴的人生信条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有时必须迈出舒适区,勇敢面对未知和挑战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突破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