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浙江选考什么意思】“浙江选考”是浙江省高考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,全称为“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”,简称“选考”。它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“必考”科目(语文、数学、外语)共同构成浙江省高考的总成绩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“浙江选考”的含义和内容,本文将从定义、特点、考试安排、赋分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直观展示。
一、浙江选考是什么?
浙江选考是指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,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、特长以及未来报考高校的专业要求,从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“选考科目”,并参加相应的考试。这些选考科目的成绩将计入高考总分。
二、浙江选考的特点
| 特点 | 内容说明 |
| 自主选择 | 学生可自由选择3门科目作为选考科目,但需符合高校专业要求 |
| 多次考试 | 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,考生可多次参加,取最好成绩 |
| 赋分制度 | 采用等级赋分制,分数不直接按原始分计算,而是按比例转换 |
| 成绩使用 | 选考成绩与必考科目一起计入高考总分,影响最终录取 |
三、选考科目及考试安排
| 科目 | 考试时间 | 考试形式 | 考试次数 |
| 思想政治 | 每年1月、6月 | 笔试 | 每年2次 |
| 历史 | 每年1月、6月 | 笔试 | 每年2次 |
| 地理 | 每年1月、6月 | 笔试 | 每年2次 |
| 物理 | 每年1月、6月 | 笔试 | 每年2次 |
| 化学 | 每年1月、6月 | 笔试 | 每年2次 |
| 生物 | 每年1月、6月 | 笔试 | 每年2次 |
四、选考成绩如何计入高考总分?
浙江选考采用“等级赋分制”,即:
- 每门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比例划分成A、B、C、D、E五个等级;
- 每个等级对应一定的分数区间,例如A级为100-86分,B级为85-71分,依此类推;
- 最终成绩以赋分后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。
这种制度避免了因不同科目难度差异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,更加公平合理。
五、选考对高校录取的影响
高校在招生时会对不同专业设置选考科目要求,例如:
- 理工类专业可能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;
- 文史类专业可能要求选考历史或政治;
- 综合类专业则可能不限制选考科目。
因此,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,应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,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要求。
六、总结
浙江选考是浙江省高考改革中的核心内容之一,它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,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灵活性和公平性。学生可以通过合理规划选考科目,提升自身竞争力,为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打下坚实基础。
| 项目 | 内容 |
| 名称 | 浙江选考 |
| 定义 |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的3门科目,计入高考总分 |
| 科目 | 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(任选3门) |
| 考试次数 | 每年2次(1月、6月) |
| 赋分方式 | 等级赋分制 |
| 影响 | 影响高考总分及高校录取专业选择 |
如你还有关于选考的具体问题,欢迎继续提问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