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什么意思?】一、
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惠崇春江晚景》。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初春时节江边的景象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变化。
其中,“蒌蒿满地”说明水边的蒌蒿已经生长茂盛;“芦芽短”指的是芦苇刚刚发芽,嫩绿而短小;“河豚欲上时”则是说此时正是河豚从海里游回江河产卵的季节。
整句诗不仅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,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。同时,这句诗也常被用来形容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/句子 | 含义解释 | 诗句出处 | 作者 | 诗歌主题 |
蒌蒿满地 | 水边的蒌蒿已经生长茂盛,说明春天已到 | 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 | 苏轼 | 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美景 |
芦芽短 | 芦苇刚发芽,嫩绿而短小,象征春天刚开始 | 同上 | 苏轼 | 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美景 |
河豚欲上时 | 河豚从海里游回江河产卵,是春天的标志之一 | 同上 | 苏轼 | 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美景 |
整体含义 | 描绘初春江边的景象,展现春天的活力与自然变化 | 同上 | 苏轼 | 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美景 |
三、延伸理解
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也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。他通过简单的语言,传达出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喜悦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江边。
此外,这句诗也常被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,用来形容早春时节的景象,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诗意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惠崇春江晚景》全诗内容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