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律长征里的等闲和磅礴什么意思】《七律·长征》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创作的一首诗,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革命者的英勇无畏。其中,“等闲”和“磅礴”两个词在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,理解它们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整首诗的内涵。
一、
“等闲”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“平常、寻常”,在这里表达了红军对困难的轻视和不惧挑战的态度。“磅礴”则形容山势雄伟、气势浩大,用来描绘红军所经过的高山峻岭,突出其壮阔与艰难。
这两个词在诗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,不仅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,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。
二、表格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在诗中的作用 | 表达的情感 |
等闲 | děng xián | 平常、寻常 | 表示红军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 | 轻松、自信、乐观 |
磅礴 | páng bó | 雄伟、广大 | 形容山势高大、气势恢宏 | 壮阔、豪迈、坚定 |
三、结语
通过分析“等闲”和“磅礴”的含义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《七律·长征》中红军战士的坚韧意志和革命精神。这两个词不仅是语言上的亮点,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,使整首诗更具历史深度和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