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莺啼岸柳弄春晴全诗下联

2025-11-07 03:39:11

问题描述:

莺啼岸柳弄春晴全诗下联,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7 03:39:11

莺啼岸柳弄春晴全诗下联】一、

“莺啼岸柳弄春晴”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诗句,常被用于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。它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原句为:“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;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”但“莺啼岸柳弄春晴”并非该诗原文,而是后人根据意境创作或改编的句子。

在传统对联中,“莺啼岸柳弄春晴”常作为上联出现,其下联需要在字数、结构、意境和音韵上与之相匹配。下联不仅要体现自然景色的美感,还要与上联形成对仗工整、意境和谐的整体。

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分析“莺啼岸柳弄春晴”的上下联关系,并提供一个合适的下联示例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上联 莺啼岸柳弄春晴
出处 非《春江花月夜》原文,常见于民间对联或后人改编
意境 春天的生机勃勃,鸟鸣、柳绿、阳光明媚
结构 七言一句,平仄协调(平平仄仄仄平平)
对仗要求 下联需字数相同,词性相对,意境呼应
推荐下联 雁过云山染秋色
解析 “雁过”对应“莺啼”,“云山”对应“岸柳”,“染秋色”对应“弄春晴”,季节对仗,画面感强

三、下联解析

“雁过云山染秋色”作为下联,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

1. 结构对称:与“莺啼岸柳弄春晴”同为七言句式,字数一致。

2. 意象对应:

- “莺”对“雁”:都是鸟类,且“莺”为春鸟,“雁”为秋鸟,季节呼应。

- “岸柳”对“云山”:前者是近景植物,后者是远景山水,空间层次分明。

- “弄春晴”对“染秋色”:动词+名词结构,表达自然变化,情感氛围相似。

3. 意境统一:上联写春日美景,下联写秋日风光,形成四季轮回的意境,增强整体美感。

四、结语

“莺啼岸柳弄春晴”作为上联,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,而“雁过云山染秋色”则很好地承接了这一意境,形成一幅完整的四季画卷。通过对联的形式,不仅体现了汉语语言的优美,也传达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。

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不同的下联,如“燕舞春风拂面来”、“蝶戏花间醉晚霞”等,以丰富对联的表现力和艺术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