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含有屈字的成语有什么】在汉语中,“屈”字常用于表达弯曲、委屈、屈服等含义,而含有“屈”字的成语更是丰富多样,既有形容人品坚韧不屈的,也有描述事物曲折复杂的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“屈”字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。
一、总结
“屈”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达人的意志、行为或处境,如“不屈不挠”表示坚强不屈;“忍辱负重”则强调忍受委屈、承担重任。这些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常用于日常表达和文学创作中。
二、含有“屈”字的成语一览表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/来源 |
不屈不挠 | 坚强不屈,不轻易放弃 | 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|
屈指可数 | 数起来可以扳着手指头数过来,形容数量少 | 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 |
忍辱负重 | 忍受耻辱,承担重任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委曲求全 | 为了保全自己而勉强容忍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 |
俯首贴耳 | 形容非常顺从、驯服 |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 |
咬牙切齿 | 形容极端愤怒 | 《水浒传》 |
虎背熊腰 | 形容人身体魁梧、强壮 | 《红楼梦》 |
屈打成招 | 用酷刑逼迫人认罪 | 《元典章·刑部》 |
奇货可居 | 指稀有的珍贵物品,值得囤积 | 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 |
九曲十八弯 | 形容道路曲折复杂 | 民间俗语 |
三、结语
以上是部分含有“屈”字的成语,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,也在不同语境中传递出不同的意义和情感。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写作、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,同时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