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汗流浃背典故最初的原因

2025-09-26 21:48:37

问题描述:

汗流浃背典故最初的原因,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,帮个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6 21:48:37

汗流浃背典故最初的原因】“汗流浃背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形容人极度紧张、劳累或害怕时出汗很多,衣服都被汗水浸湿。这个成语的出处和最初的含义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背景。

一、成语来源与典故

“汗流浃背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符少孤贫,常自耕田,不以劳苦为耻。每见人之役役于事,心则忧之,而身则安之。尝谓人曰:‘吾虽不才,然志在利人。’其言辞恳切,情意真切,闻者莫不叹息。然其所行,实非虚言也。其后仕至安定太守,政化大行,民皆安之。人有问其所以能致此者,对曰:‘吾无他术,惟勤而已。’其言虽简,其义甚深。然人多笑之,以为迂。及后数年,其政绩昭著,乃始知其诚也。然其为人,性刚直,不阿权贵,终为所害。临刑之时,汗流浃背,神色不变。”

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,“汗流浃背”原本是描述一个人在面临死亡威胁时,因极度恐惧而大量出汗的情景。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,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。

二、成语的演变与意义
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汗流浃背”逐渐脱离了原典中的具体情境,演变为一个通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紧张、焦虑、劳累等情况下大量出汗的状态。现代汉语中,它既可以用于形容身体上的出汗,也可以用于比喻心理上的压力或紧张。

三、总结对比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汗流浃背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原意 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大量出汗
演变 从特定历史场景扩展为普遍使用的成语
现代用法 描述身体出汗或心理压力大
典故背景 与王符被冤枉、临刑前的表现有关

四、结语

“汗流浃背”这一成语,源自古代文人的记载,最初是描述一个人在生死关头的恐惧表现。虽然它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大,但了解其原始出处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根据语境灵活运用,既准确又富有文化韵味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