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束脩怎么读什么意思】“束脩”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,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成语中。很多人在遇到这个词时会感到困惑,不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和具体含义。本文将对“束脩”的读音、意思进行全面解析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。
一、读音解析
“束脩”两个字的拼音分别是:
- 束(shù):第四声,表示捆绑、约束的意思。
- 脩(xiū):第一声,本义为干肉,后引申为修饰、修养等含义。
因此,“束脩”的正确读音是:shù xiū。
二、词义解释
“束脩”一词最早见于《论语》等古籍中,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略有差异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解释:
1. 古代学生向老师赠送的礼物
在古代,学生拜师时通常会准备一些礼物,称为“束脩”,意为“十条干肉”,象征敬师之意。这种习俗后来演变为“拜师礼”。
2. 指学费或拜师之礼
后来,“束脩”也泛指学生向老师支付的学费或拜师的礼金,带有一定的经济性质。
3. 修身、自省
在某些语境中,“脩”也可理解为“修整、修养”,因此“束脩”有时也被引申为自我约束、自我修养的行为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例子 | 解释 |
表示拜师礼 | “古人入学,必先束脩。” | 学生入学前要向老师行拜师礼。 |
指学费 | “他家贫,无力束脩。” | 家境贫寒,无法承担学费。 |
自我修养 | “君子当束脩以自持。” | 君子应注重自身修养,自我约束。 |
四、总结
“束脩”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,不仅承载了古代尊师重道的思想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教育制度和礼仪规范。了解其读音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籍或学习传统文化时更加准确地把握其内涵。
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读音 | shù xiū |
本义 | 十条干肉,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 |
引申义 | 学费、拜师礼、自我修养 |
出处 | 《论语》等古代文献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文学、历史或文化语境中 |
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,相信你对“束脩”这一词语已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在日常生活中,虽然不再使用“束脩”作为实际的拜师礼,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,仍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