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江州司马青衫湿典故】“江州司马青衫湿”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的诗句,原句为:“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,也折射出他自身仕途坎坷、内心凄凉的情感。
这一典故在后世被广泛引用,用来形容因感伤、悲痛或感慨而落泪的情景,尤其强调情感的深沉与内心的触动。它不仅是文学上的经典,更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情感细腻的重要象征。
“江州司马青衫湿”源于白居易《琵琶行》,描写的是诗人听琵琶女弹奏时,因感同身受而落泪的情景。江州司马是白居易当时所任官职,青衫则是古代官员的服饰,代表身份和地位。诗中“青衫湿”不仅写实,更是情感的外化,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共鸣。
该典故常用于文学作品中,表达深切的同情、哀愁或人生无常之感。其意义已超越原诗本身,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意象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典故出处 |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 |
原文句子 | “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 |
作者 | 白居易(唐代著名诗人) |
意义 | 表达诗人因感伤而落泪,体现对他人命运的同情及自身处境的悲凉 |
背景 | 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,借琵琶女之口抒发自身情感 |
文化影响 | 成为文学中表达深切情感的经典意象,常用于描述悲伤、同情或人生感慨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诗词、文章中,象征情感的深度与人物的脆弱 |
通过这一典故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魅力,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与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