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焦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焦头烂额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困难、压力或混乱时的狼狈状态。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,还带有一定的夸张意味,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说话者当时所处的困境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焦头烂额 |
拼音 | jiāo tóu làn é |
出处 | 出自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今大将军之子,不肖而多财,其亡(无)以异于‘焦头烂额’。” |
本义 | 形容人因过度劳累或遭遇意外而显得非常狼狈、疲惫不堪 |
引申义 | 常用于比喻事情复杂、问题繁多,导致人无法应付,陷入极度混乱和压力之中 |
二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示例 |
描述状态 | 他最近工作太忙了,每天都焦头烂额,几乎没有时间休息。 |
表达压力 | 公司突然遇到财务危机,管理层个个焦头烂额,不知如何是好。 |
形容混乱 | 会议开始后,现场一片混乱,大家焦头烂额,根本无法正常沟通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筋疲力尽、手忙脚乱、捉襟见肘、应接不暇 |
反义词 | 从容不迫、游刃有余、轻松自在、得心应手 |
四、使用场景
“焦头烂额”一般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多重压力、突发状况或复杂问题时的状态。它常出现在日常对话、新闻报道、文学作品中,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画面感。
例如:
- 在职场中,员工可能因为项目截止日期临近而“焦头烂额”;
- 家庭中,父母可能因孩子生病而“焦头烂额”;
- 在突发事件中,相关人员也可能因应对不暇而“焦头烂额”。
五、总结
“焦头烂额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、压力或混乱时的狼狈状态。它不仅可用于描述身体上的疲惫,也可用于心理上的紧张与焦虑。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处境。
通过以上表格和文字的整理,可以清晰地掌握“焦头烂额”的含义、用法及适用场景,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