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VD是什么】EVD是“Enhanced Video Disc”的缩写,中文译为“增强型视频光盘”。它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中国的电子工业部提出并推广的视频格式标准。EVD旨在提供比当时主流的DVD更高的画质和音质,并兼容现有的DVD播放设备,以推动中国本土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。
虽然EVD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,但由于市场接受度不高、国际标准竞争激烈以及推广力度不足等原因,最终未能成为主流的视频格式。然而,EVD在中国数字媒体发展史上仍有一定的历史意义。
EVD简介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Enhanced Video Disc(增强型视频光盘) |
提出时间 | 1998年左右 |
提出机构 | 中国电子工业部 |
目标 | 提供更高画质与音质,兼容DVD设备 |
技术特点 | 支持高分辨率、高比特率、多声道音频等 |
发展情况 | 未形成主流,逐渐被蓝光等格式取代 |
历史意义 | 中国在数字媒体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 |
EVD的优势与挑战
优势:
- 画质提升:相比DVD,EVD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丰富的色彩表现。
- 音效优化:采用多声道音频技术,提升音质体验。
- 兼容性:可兼容部分DVD播放器,便于过渡。
挑战:
- 市场接受度低:消费者对新格式缺乏认知和兴趣。
- 国际标准压力:面临蓝光、HD DVD等国际标准的竞争。
- 推广不足:国内厂商和内容提供商支持力度有限。
总结
EVD作为一种曾经试图打破国际视频格式垄断的本土标准,虽未取得商业成功,但其在技术探索和产业推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。对于了解中国数字媒体发展历史的人来说,EVD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