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简述】《捕蛇者说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,通过讲述一个捕蛇者的悲惨遭遇,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赋税之苦。文章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。
一、原文节选
永州之野产异蛇:黑质而白章,触草木尽死;以啮人,无御之者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,可以已大风、挛踠、瘘、疠,去死肌,杀三虫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,岁赋其二。募有能捕之者,捐金帛。呜呼!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!
二、翻译简述
在永州的野外有一种奇特的蛇,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花纹,它碰到的草木都会枯死;如果咬人,没有人能抵挡它。但人们如果捉到它,把它晒干做成药饵,可以治疗大风、手脚弯曲、麻痹、恶疮等疾病,还能去除腐肉,杀死体内的寄生虫。起初,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,每年征收两次。招募有能力捕捉这种蛇的人,给予金钱和布匹。唉!谁又知道赋税的毒害比这蛇还要厉害呢!
三、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柳宗元(唐代) |
文体 | 散文(寓言性) |
主题 | 揭露赋税之苦,批判社会不公 |
核心人物 | 捕蛇者 |
蛇的特性 | 剧毒但可治病 |
社会背景 | 封建王朝苛捐杂税繁重 |
表达方式 | 对比、反问、讽刺 |
思想意义 | 反映人民疾苦,呼吁改革 |
四、简要分析
《捕蛇者说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结构紧凑,寓意深刻。作者通过捕蛇者的故事,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,也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无情的揭露。文中“赋敛之毒有甚是蛇”一句,成为千古名句,至今仍被广泛引用。
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,更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社会批判之作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“毒”往往不是来自自然,而是来自制度与人为的压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