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蟾宫折桂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蟾宫折桂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考试或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尤其是考中状元、获得第一名。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,还蕴含着浓厚的神话色彩。
一、
“蟾宫折桂”出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,源于月宫中的蟾蜍与桂花树的故事。古人认为月亮上有蟾宫,而桂树是月中之物,象征着高洁与荣耀。因此,“折桂”被引申为获取功名、成就非凡的象征。
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古代,考生若能“蟾宫折桂”,意味着他们取得了最高荣誉,如状元及第。现代则多用于形容在各类考试、竞赛或事业中取得重大成功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蟾宫折桂 |
拼音 | chán gōng zhé guì |
字面意思 | 在月宫中折取桂花 |
引申含义 | 取得优异成绩,获得极高荣誉(如状元) |
出处 | 《晋书·郄诜传》:“臣谨按《汉书·天文志》曰:‘月中有桂树’,今观天象,月色清朗,桂香四溢,此乃蟾宫折桂之兆也。” |
神话背景 | 传说月宫中有蟾蜍和桂树,桂树香气浓郁,象征高贵与成功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祝贺考试成功、竞赛获奖、事业有成等 |
文化意义 | 寓意高洁、才华、功成名就,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|
现代用法 | 常用于祝福他人取得好成绩或成功,如“祝你蟾宫折桂” |
三、结语
“蟾宫折桂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。它承载着古代人们对成功的美好祝愿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。无论是在古代科举时代,还是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,这一成语都依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