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草创未就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草创未就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事业刚开始建立,尚未完成或成熟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初创阶段的项目、企业、制度或计划等,强调其尚处于初步阶段,尚未达到完善或稳定的状态。
一、词语解析
- 草创:指初步创建、开始建设。
- 未就:表示尚未完成、尚未成功。
合起来,“草创未就”意为“正在初步建立,尚未完成”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余述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,百三十篇,而《太史公书》草创未就。”
意思是司马迁在撰写《史记》时,内容尚未完成,仍处于初步阶段。
现代使用中,“草创未就”可用于形容公司、项目、政策等正处于起步阶段,尚未完全成型或实施。
三、总结与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草创未就 |
拼音 | cǎo chuàng wèi jiù |
释义 | 初步创建,尚未完成 |
出处 |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初创阶段的事物或事业 |
近义词 | 初具规模、刚刚起步 |
反义词 | 已成定局、圆满成功 |
四、实际应用示例
1. 公司刚成立不久,各项制度还处于草创未就阶段,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2. 这项新政策还在研究阶段,目前仍属草创未就状态。
3. 他提出的方案虽然有创意,但因为草创未就,还需要更多时间打磨。
五、结语
“草创未就”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的成语,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新生事物时,应保持耐心与信心,理解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。无论是个人创业、企业发展,还是社会制度的构建,都需经历从“草创未就”到“逐步完善”的过程。